12月16日,由鯨媒體主辦的TEC教育創想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,中國業內頂級大咖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企業高管齊聚一堂,以“教育芯 新教育”為主題,共同探討教育行業最新趨勢動態。
會上,鯨媒體發布了“2019 TEC教育創想大會年度榜單”。該榜單于9月正式發起,從早幼教、K12、教育服務、語培留學、STEAM教育、素質教育、職業教育7大賽道,成長性、品牌影響力、教研實力、技術創新突破、用戶歡迎度等5個維度,通過提名/報名、資格篩選、企業走訪、專家復選的方式層層篩選,脫穎而出35家優質教育企業。
貝爾科教作為素質教育企業代表,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及品牌影響力,榮登“2019 TEC教育創想大會年度榜單”,獲得“最佳品牌影響力企業”獎項,旗下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獲得“最佳教研名師團隊企業”獎項。
貝爾科教丨2019年度最佳品牌影響力企業
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丨2019年度最佳教研名師團隊企業
作為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矩陣式、全產業鏈發展的科教平臺,貝爾科教成立8年多來一直以“科技改變教育,培養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”為使命,秉持“一堂課的初心”,圍繞獨創的AIQ理論指導課程、教學及智能產品研發,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平臺和賽事體系,提升孩子動手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,培養3-18歲青少兒的創造力、學習力、溝通力和數據力(計算思維和編程思維),目前已在全國開設機器人編程中心1000多家,覆蓋200多個城市,累計服務學員百余萬人。
創始人王作冰表示,貝爾科教創立之初就在思考怎樣做面對未來的教育。他認為,教育要具備前瞻性,要能夠站在未來看現在。在教育1.0時代,教育是傳道授業解惑,傳統的老師在上,學生在下的“以教師為核心”,而教育2.0時代,則如蘇格拉底所言“教育是喚醒,是一個靈魂點亮另一個靈魂”,應該“以學生為中心”,關注學生本身,為孩子提供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教育。
基于多年的教育實踐經驗,王作冰在2017年正式提出“AIQ理論”。AIQ(人工智能能力指數)即人與人工智能之間合作、競爭的能力指數,包含創造力、學習力、溝通力以及數據力(計算思維和編程思維),是人工智能時代衡量個人與AI協作能力高低的標準。貝爾科教以AIQ理論為基礎輔助以多元智能理論,采用5C1E的教學模式,為孩子們提供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。
AIQ(人工智能能力指數)
早在2011年,貝爾科教在創立之初便成立了“貝爾創意科教研究院”(以下簡稱“創研院”),致力于探索教育與科技結合,專注于教育與科技融合頂層設計的研究與規劃、高新技術與教學模式融合研究、創新教育產品與教學變革研究等。創研院集聚了貝爾科教的優秀創研團隊,團隊核心成員來自于BAT、麻省理工學院、耶魯大學、卡耐基梅隆大學、清華、北大、中科院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及院校。團隊成員在創研院專家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核心成員、STEAM課程專家嚴玉慶老師的帶領下,通過前瞻、開放、合作和國際化的研究模式,創新教育科技,提升教育質量、減少教育負擔、推動教育發展。
創研院自成立以來,研發了機器人編程、在線編程等相關課程2000余套,涵蓋低齡實物編程、Mabot等系列機器人編程、Scratch圖形化編程、Python語言編程等各類軟、硬件編程課程,能夠全面滿足3-18歲幼、小、初、高學生之所需。貝爾科教獨立IP的學習成果檢測體系——RA機器人大賽,能夠幫助孩子及時檢測優勢與不足,即學即用,全面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。
貝爾科教一直堅持以人為本,善用科技賦能教育,自主研發了BeBO智能教室,運用積木式創新、互動式教學,將課程體系和教學系統完美融合,利用人工智能、IoT、生物識別等前沿科技,集成了各類智能硬件和定制開發軟件,為孩子打造了一個沉浸式、智能化的學習空間,提升學習效果的同時,更帶來了多維度的學習體驗升級。
在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,AI技術賦能教育不僅幫助孩子提升了學習的趣味性,同時也幫助教師提升了教學效率。老師利用智能化學習管理及評價輔助系統,對孩子在課堂中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進行量化評估,通過大數據為每個孩子建立個性化學習檔案,不斷調整升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,為孩子提供更個性化的教學服務。
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的每一位老師,均需經過嚴格的選拔與培訓,需通過初試、復試及培訓才能上崗,上崗后亦要經過嚴格考核,優勝劣汰,以保證教學質量。學生參賽,均由金牌教練團為孩子們保駕護航,優秀金牌指導師都曾帶隊多次奪得機器人編程比賽冠軍,并獲邀擔任機器人大賽裁判長等職務,資歷、實力可見一斑。
此次,貝爾科教及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能夠同時收獲“最佳品牌影響力企業”和“最佳教研名師團隊企業”兩大獎項,既是多年來用戶及業內對于貝爾科教口碑的全面認可,也是教研及教師團隊辛苦付出的最好證明。未來,貝爾科教將繼續以“科技改變教育,培養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”為使命,培養更多人工智能時代的優秀人才。